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东西方管理体系的整合发展:创建与解读低碳哲学

来源:低碳世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 作者:彭立立 黄欢 编者按:2010年10月,世界创新研究院会议室,记者初见成中英教授。 成中英先生是美籍华人、国际著名学者与哲学家,也是“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1964年

■ 作者:彭立立 黄欢

编者按:2010年10月,世界创新研究院会议室,记者初见成中英教授。

成中英先生是美籍华人、国际著名学者与哲学家,也是“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1964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哲学专业,长年致力于中西方哲学与文化的整合与融通研究,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在西方世界中树立了中国哲学的主流思考,为中国哲学走向世界,为世界开拓中国哲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哲学教授、全球著名一流大学如牛津大学、柏林大学、耶鲁大学等的客座教授、美国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成中英教授用易懂、独特、令人启发的语言,娓娓解读“自然有为”、“创造和谐”的中国低碳哲学!

“低碳哲学”是个非常庞大的话题,本次对成中英教授的专访,仅作为低碳哲学系列报道的开篇文章。

全球关注低碳经济的根本原因

能源是人类最根本的生存需求,近几百年来工业发展和人口激增,把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转变成了全世界关注的“能源危机”。能源危机说明了人类过去未管理好能源,在国际间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为了谋求新的能源,人们通过各种手段开发新能源。据国际太空能源研究界估计,月球上有至少1000万吨氦—3。为增加能源储备,2006年俄罗斯一家大型能源公司打算在地球之外的星球开采有“超黄金”之称的太空能源氦—3。

我国环保部有关专家曾指出,我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走在世界发展前列,很大程度取决于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的能力。简而言之,谁在能源方面领先一步,谁将是最大赢家。人类下一步将如何改进生活方式?如何利用既有能源来换取更高、更好的生活价值?如何更好的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提升和保障后工业时代的生活质量,就是本篇专访的初始目的。

中西方的低碳经济融合问题

成中英教授多年执教各国名校,对海内外的情况都非常了解,谈到对低碳经济的看法时,成中英教授说:“低碳是一个新的经济和能源看点。我们需要怎么去节制能源、开发能源、运用能源?如何用最少的能源产生最大的效果?最少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收益?这就是人类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不论是生产方式还是生活方式,或者是转化能源的方式,东西方都需要新的思考方式。从我国而言,我们需要西方的技术和科学,尤其在企业发展、生产方面需要思想转变。但是,在社会分配、生活方式、文化生活中,是否需要放弃传统完全接受西化?西化里追求个人主义享受,显然是高能源消费。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中,能否找到比以往更自然的生活方式?西方对中国文化中勤俭节约的容纳,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中的思想转变。中国文明和传统强调的是很好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和谐关系,重视伦理、重视道德,这对中国人的经济发展是很需要的。”

分享低碳哲学的实践优势

作为学者,成中英教授尤其重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推进人类和谐发展的进程。低碳本身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低碳哲学的概念中,他既关注工业企业的低碳,也关注长远之计的低碳教育。

从企业角度而言,他认为工业低碳有很多减排技术值得探讨,但是低碳管理中的中西结合的模式,能更好的激活各领域的低碳管理模式,有利于社会更具活力得创新发展。他说:“经济发展需要能源提供动力,人类发展、物质生活需要各种奢侈型的生活方式,城市建设需要高度和大量的能源消耗,能源问题是人类无法回避的主要问题。除了最基本的能源,煤、石油,其他的能源,例如水力发电、太阳能、风力的发展和开采,看似与煤没有关系,但是能源转变过程中的基础建设都需要碳作为基础能源。墨西哥的石油污染将用几十年改善,污染在一定的时间内才能消除。人类要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改变新的生产方式,新的能源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思维模式”。

成中英教授将毕生的哲学与管理研究与低碳经济结合,关注以人为本。他强调天人和谐,关注环境对生活质量的提升,关注如何把低碳教育与我们的国学传统相结合且古为今用,减少能源浪费,提升人民精神面貌,弱化社会矛盾。他说:“中国传统文化有5000年的历史,有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沿用下来可以与其他国家共享。我们关注国民教育应该如何指导、突破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追求成功,但是我们的成功是要以长期利益做基础、有保障性的持续性的成长。政策、舆论不要误导社会追求片面的经济利益而牺牲了长期利益。尤其是在目前开放的经济发展体制下,会面临权力腐化(corruption)和权利滥用等问题,以权谋利,以公谋私浪费了大量资源,这本身也是一种能源的污染行为。这是我们的管理、策略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成为一个对世界有影响力的国家,首先要重视如何管理权力与权利,建立一套权力管理思想体制与权利管理教育体系。从世界眼光来看,由于各种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今天已经是一个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各种价值和各种传统都有它的历史发展背景,都有它自己肯定的价值。怎么样来建立他们的关系?怎么使他们避免冲突?能够找到一个彼此的定位?能够彼此善待彼此?回答这些问题才能保障人类和平繁荣长期发展。中国到现在已经过了不同阶段的发展,走过不少曲折之路,最后回到“以人为本”对人关怀这个文化的基本价值,显然不是偶然的。 我们了解到天地之道,亦即生态气候大环境与地理人物的中环境,是与我们自身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中国文化价值的高度的自觉。因之我的哲学信念、以及我对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认识,让我能看到低碳经济需要一套低碳哲学,而一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低碳哲学的实践基础上面!”

文章来源:《低碳世界》 网址: http://www.dtsjzzs.cn/qikandaodu/2020/1103/632.html



上一篇:低熵社会:低碳社会的环境伦理学解读
下一篇:低碳生活的环境道德诉求

低碳世界投稿 | 低碳世界编辑部| 低碳世界版面费 | 低碳世界论文发表 | 低碳世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低碳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