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重拾传统手工艺,发展低碳新艺术

来源:低碳世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5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江苏视觉传达行业低碳艺术设计的理念与实践研究 项目批准号:2015SJD233 工业技术的发展,虽极大的创造了人类物质的基础,但又带来了

2015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江苏视觉传达行业低碳艺术设计的理念与实践研究 项目批准号:2015SJD233 工业技术的发展,虽极大的创造了人类物质的基础,但又带来了自然与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是生态的破坏,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乃至整个地球都在遭受毁灭的危机。人们开始反思,社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当“低碳”环保、节能、再生的观念进入公众的视线,低碳也成为一种新时代的标志,低碳化社会、低碳化经济、低碳化生产、低碳化城市、低碳化生活、低碳化艺术等。低碳已经进入生活与艺术的方方面面,江苏视觉传达行业“再生”传统手工艺及现代艺术设计“蜕变”也成为低碳艺术革命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如何在现代工艺中引入传统工艺、文化内涵、现代设计元素及低碳艺术理念,对于后期的工艺、设计领域的发展尤为迫切。传统手工艺以手工技艺为主,它集人类智慧的原生性,在发展、传承中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它作为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特有的思维状态、价值观、文化理念和民族精神。在当今低碳环保的主流思想的影响下,要发展低碳的艺术,我们需要把看似无关联的几者联系在一起,这是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与时代的需要。一方面继承“传统”,保留传统的手工技艺;一方面设计理念更新、作品创新创意;一方面响应低碳环保、设计再利用的原则,试图将低碳的设计理念通过直观的手作艺术展现出来。“重拾传统手工艺,发展低碳新艺术”将传统技艺、现代设计、低碳理念的跨界融合。 一、传统工艺危机分析 中国传统工艺它凝聚着中国各族人民的卓越创造力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但在时代的进程中,受到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影响,传统工艺的衰落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但对于一些经典的技艺,保护它、扶持它、鼓励它,重振中华手工技艺的创作尤为重要。 从20世纪90年代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法国提出“文化例外”的原则。澳洲地区重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反对外来文化的侵略。新加坡开展“华语运动”以维护东方文化。日本、韩国把传统民间艺人视作国宝,称为“文化财富”。我国台湾则实施了“民间艺术保存传习计划”,将民间艺术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课程。由此可见,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体现了人类的一种文化自觉,保护了这种文化就保护了民族文化的尊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根基。抛弃根基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民族精神支柱。1从多方案例表明,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已成为各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全球的传统艺术都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它们都在各自实行自我抢救与复兴运动。对于复兴、抢救已经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再生—重生”手工艺。在工业化革命的背景下,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材料枯竭、生态破坏,传统技艺也在消逝,一系列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传统技艺的艺人们。 二、重拾传统手工艺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得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遭受着极大的影响和制约。东西方很多国家的政府、专家与学者,都在关心着对全球民族文化艺术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因为传统手工艺不仅是一种民族的文化,而且代表着一个民族的风貌与智慧。那么对于各国在保护什么和如何保护的问题上,文艺工作者正在做着看似不同却又相同的工作。 重拾传统手工艺,是一个从抢救到保护、从复兴到再生的过程。传统技艺不可丢,中华民族创造了优秀的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是东方手工艺文化体系的典型代表,是民族的“根”和“魂”。它代表和反映着整个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每一个时期的文明程度,彰显着人民的智慧和水平。这种朴素的美的观念,正是现代设计所匮乏的。传统手艺人追求对自然生活的模仿,情感赋予他们创作冲动与激情,作品中的情愫也是超越自然生活的一种更高层面的创造倾诉。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传统工美,这本应成为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精神食粮。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路上,市场化的商业运作,各种流水线生产与机械化的生产让传统手工艺的坚守者倍感迷茫,传统手工艺作品的价值正在受到严重的冲击。在这样处境中的年轻人又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逐渐淡化,传统文化艺术正在面临消失的境遇,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都在应对这样的危机。从陶瓷工艺看,我们的陶瓷工艺与技术已经开始逐渐落后西方,从西方人学习中国工艺,到我们开始借鉴西方技术,技艺的丢失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此外本团队在经过很多走访与交流中发现,中国很多金典传统工艺技艺正在消失(不仅是陶瓷工艺)。很多老艺人因无继承人,他们又不能打破传统的观念,跟近时代、与时俱进,只停留在技艺的层面,就这样可能很多家族的技艺正在失传。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如何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濒危的技艺,用自己的特长来有效的降低了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必须突破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束缚,帮助更多的人改变保守的观念,同时在图案或工艺设计的层面上加以创新。 三、推动艺界联盟 如今的视觉传达设计也在一些形式的误导下走着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其实已经偏离了我们设计的根本,“设计”字面意思就是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将劳动改造,创意与创新的规划传达的一种过程。那么“设”,强调的是设想;“计”,或许说的是创新计划。那么本意是通过我们的创意改变世界,让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很多设计已经开始偏离我们的本意,过度的设计已经不再适应我们的经济发展,甚至成为我们低碳设计的一种约束。那么如何推动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同时又能更好的传承我们祖先留下的传统技艺,以成为当下一个重要的行动。 传统手工业与现代工业设计,看似两个对立的方面,其实它们有着内在的共性,在手工艺时代,并非所有的手工艺品都是单纯的手工制作,艺人们会选用合适自己的工具,这与现代工业设计中所研发的器械也是一种联系,不论传统还是现代工艺都遵循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设计看,它们密切联系着生产、技术、经济、文化等方面,它们都具有功能性与审美性,作为一种生活手段,它们以劳动的物化形态共同履行着为民服务的理念。那么将现代设计理念、低碳理念于传统工艺巧妙结合,这种艺界的交融不仅能使设计产品显现一种表象的美,同时也带来了一种文化气息,一种心理与精神的满足,从而使人感受到设计的亲切与魅力,让人忘却尘世、享受心灵的释放。这种源于民间艺术又带有时代气息的视觉传达工艺设计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这种价值也需要一种正能量的延续。 四、“手作”艺人的低碳艺术 “低碳”革命下的手作艺术也同样强调走高科技、低消耗、污染少的新型节能环保道路。低碳手作艺术,提倡科学发展观,不再停留保守、封闭、资源浪费的观念,而是一种新的形态蜕变。既有传统手工与现代设计观念的结合,又有新型视觉艺术方式的重组和探索,同时借鉴新学科、新方法,新思维,走可持续的发展低碳路线。如现代陶艺、漆艺、木艺、布艺和雕刻艺术等,如何让这些艺术形式定位于低碳理念下的视传艺术,这就需要更多的艺人加入“手作”低碳设计的研究。 低碳“手作”新艺术的发展它不是一个短期课题,它是现代社会转型、响应时代需求的产物,在改变一部分艺人传统观念的同时,推崇的一种新的艺术生活、低碳手作设计。它既有艺术的实用价值,满足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需要的造物艺术,又孕育着艺术之美,让艺术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线。 如果说传统手工艺体现了人对人性的改造,体现着一种改变生活、实现自我的艺术的实践表达。那么低碳手作艺术不仅保留了传统手工的美和价值,又实现了一种新的艺术生活与品味。低碳概念的介入,也成为推进艺术潮流的新方式。低碳新艺术必将成为一种“精神需求、艺术需求”的新形式,它不会降低人们对传统手工艺术的兴趣,相反会使更多的人加入研究低碳新艺术的运动中来。低碳新艺术的研究与探索,或许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和优势。既维护本土手工艺文化、充分利用地方人文资源、扩大就业渠道、丰富劳动形态和产品形式等价值的同时尽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做到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再利用的艺术发展方式。“手作”艺人的低碳设计或许能解决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传承精湛的手工艺技艺;又进一步的实现创新艺术,低碳艺术,让艺术设计融入生活的重大决策。从传统手工艺到现代“手作”低碳设计的开始,或许这就是我想宣传的一种更科学的艺术发展观。 在国外手作人并不陌生,这种职业不是新流行,而是一种艺术生活的方式。在他们眼中一切想到的想不到的东西都可能会被他们用做手作工艺的存在。他们传承了传统手工艺的高技艺,同时热爱艺术,热爱生活,享受手作。在国内江苏也同样有一小部分群体,他们被“手作”吸引,开始了“手作”设计,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感担当,他们继承了一些传统的手工技艺,正在试图开辟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再创作与新视角。这一拨小群体他们在喧嚣的城市中寻找到了一个安静的生活创作方式,他们用自己的手艺与设计,吸引着喜爱他们手艺的人群走进他们的艺术,聆听他们的思想、情感,共同享受作品的精神和气氛。 这一群体他们涉及了家具饰品、木刻、刺绣、大漆、金属、织物、制酒、制包、制茶、制香、首饰、剪裁、紫砂、扎染、陶作、蜡染、旧物改造等百种工艺与材料的制作与创新,甚至你没有想到的石子、沙子、毛发、皮质、旧物、废物等材料在他们的手中瞬间成为艺术品。 他们尝试再生设计,旧物改造,把一些你或许觉得没有价值的旧衣服进行重新设计。在与顾客进行交流中,为其定制一个“独一无二”的款式,把一些新的时尚元素推荐给顾客,加入配饰的装点,通过精湛的手工技艺缝制。以前卫、张力的视觉效果给衣物一个重新的定位甚至给衣服赋予故事。这样既展现了手作人的高超技艺与设计者的用心,又提倡了环保低碳的前沿观念。不仅如此还有更多类似的案例都体现着手作艺人们的创新创意。 五、总结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国家大力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低碳革命的背景下,对于传统手工艺想要“再生”务必抓住机遇,对传统技艺进行有益的取舍与吸收,为我们的后人留下更多可贵的财富;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想要“蜕变”,必须在前进的道路上发现问题避其劣势强化优势,在思变中突破;对于国家的发展,要走科学地传承和振兴之路,让传统的民族精粹与现代的艺术设计都得到可持续发展,让艺术真正的发挥它在社会进步中的价值。 注释: 1.搜狐百科,传统手工技艺 2015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江苏视觉传达行业低碳艺术设计的理念与实践研究 项目批准号:2015SJD233 工业技术的发展,虽极大的创造了人类物质的基础,但又带来了自然与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是生态的破坏,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乃至整个地球都在遭受毁灭的危机。人们开始反思,社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当“低碳”环保、节能、再生的观念进入公众的视线,低碳也成为一种新时代的标志,低碳化社会、低碳化经济、低碳化生产、低碳化城市、低碳化生活、低碳化艺术等。低碳已经进入生活与艺术的方方面面,江苏视觉传达行业“再生”传统手工艺及现代艺术设计“蜕变”也成为低碳艺术革命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如何在现代工艺中引入传统工艺、文化内涵、现代设计元素及低碳艺术理念,对于后期的工艺、设计领域的发展尤为迫切。传统手工艺以手工技艺为主,它集人类智慧的原生性,在发展、传承中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它作为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特有的思维状态、价值观、文化理念和民族精神。在当今低碳环保的主流思想的影响下,要发展低碳的艺术,我们需要把看似无关联的几者联系在一起,这是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与时代的需要。一方面继承“传统”,保留传统的手工技艺;一方面设计理念更新、作品创新创意;一方面响应低碳环保、设计再利用的原则,试图将低碳的设计理念通过直观的手作艺术展现出来。“重拾传统手工艺,发展低碳新艺术”将传统技艺、现代设计、低碳理念的跨界融合。 一、传统工艺危机分析 中国传统工艺它凝聚着中国各族人民的卓越创造力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但在时代的进程中,受到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影响,传统工艺的衰落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但对于一些经典的技艺,保护它、扶持它、鼓励它,重振中华手工技艺的创作尤为重要。 从20世纪90年代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法国提出“文化例外”的原则。澳洲地区重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反对外来文化的侵略。新加坡开展“华语运动”以维护东方文化。日本、韩国把传统民间艺人视作国宝,称为“文化财富”。我国台湾则实施了“民间艺术保存传习计划”,将民间艺术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课程。由此可见,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体现了人类的一种文化自觉,保护了这种文化就保护了民族文化的尊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根基。抛弃根基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民族精神支柱。1从多方案例表明,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已成为各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全球的传统艺术都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它们都在各自实行自我抢救与复兴运动。对于复兴、抢救已经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再生—重生”手工艺。在工业化革命的背景下,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材料枯竭、生态破坏,传统技艺也在消逝,一系列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传统技艺的艺人们。 二、重拾传统手工艺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得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遭受着极大的影响和制约。东西方很多国家的政府、专家与学者,都在关心着对全球民族文化艺术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因为传统手工艺不仅是一种民族的文化,而且代表着一个民族的风貌与智慧。那么对于各国在保护什么和如何保护的问题上,文艺工作者正在做着看似不同却又相同的工作。 重拾传统手工艺,是一个从抢救到保护、从复兴到再生的过程。传统技艺不可丢,中华民族创造了优秀的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是东方手工艺文化体系的典型代表,是民族的“根”和“魂”。它代表和反映着整个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每一个时期的文明程度,彰显着人民的智慧和水平。这种朴素的美的观念,正是现代设计所匮乏的。传统手艺人追求对自然生活的模仿,情感赋予他们创作冲动与激情,作品中的情愫也是超越自然生活的一种更高层面的创造倾诉。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传统工美,这本应成为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精神食粮。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路上,市场化的商业运作,各种流水线生产与机械化的生产让传统手工艺的坚守者倍感迷茫,传统手工艺作品的价值正在受到严重的冲击。在这样处境中的年轻人又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逐渐淡化,传统文化艺术正在面临消失的境遇,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都在应对这样的危机。从陶瓷工艺看,我们的陶瓷工艺与技术已经开始逐渐落后西方,从西方人学习中国工艺,到我们开始借鉴西方技术,技艺的丢失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此外本团队在经过很多走访与交流中发现,中国很多金典传统工艺技艺正在消失(不仅是陶瓷工艺)。很多老艺人因无继承人,他们又不能打破传统的观念,跟近时代、与时俱进,只停留在技艺的层面,就这样可能很多家族的技艺正在失传。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如何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濒危的技艺,用自己的特长来有效的降低了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必须突破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束缚,帮助更多的人改变保守的观念,同时在图案或工艺设计的层面上加以创新。 三、推动艺界联盟 如今的视觉传达设计也在一些形式的误导下走着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其实已经偏离了我们设计的根本,“设计”字面意思就是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将劳动改造,创意与创新的规划传达的一种过程。那么“设”,强调的是设想;“计”,或许说的是创新计划。那么本意是通过我们的创意改变世界,让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很多设计已经开始偏离我们的本意,过度的设计已经不再适应我们的经济发展,甚至成为我们低碳设计的一种约束。那么如何推动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同时又能更好的传承我们祖先留下的传统技艺,以成为当下一个重要的行动。 传统手工业与现代工业设计,看似两个对立的方面,其实它们有着内在的共性,在手工艺时代,并非所有的手工艺品都是单纯的手工制作,艺人们会选用合适自己的工具,这与现代工业设计中所研发的器械也是一种联系,不论传统还是现代工艺都遵循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设计看,它们密切联系着生产、技术、经济、文化等方面,它们都具有功能性与审美性,作为一种生活手段,它们以劳动的物化形态共同履行着为民服务的理念。那么将现代设计理念、低碳理念于传统工艺巧妙结合,这种艺界的交融不仅能使设计产品显现一种表象的美,同时也带来了一种文化气息,一种心理与精神的满足,从而使人感受到设计的亲切与魅力,让人忘却尘世、享受心灵的释放。这种源于民间艺术又带有时代气息的视觉传达工艺设计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这种价值也需要一种正能量的延续。 四、“手作”艺人的低碳艺术 “低碳”革命下的手作艺术也同样强调走高科技、低消耗、污染少的新型节能环保道路。低碳手作艺术,提倡科学发展观,不再停留保守、封闭、资源浪费的观念,而是一种新的形态蜕变。既有传统手工与现代设计观念的结合,又有新型视觉艺术方式的重组和探索,同时借鉴新学科、新方法,新思维,走可持续的发展低碳路线。如现代陶艺、漆艺、木艺、布艺和雕刻艺术等,如何让这些艺术形式定位于低碳理念下的视传艺术,这就需要更多的艺人加入“手作”低碳设计的研究。 低碳“手作”新艺术的发展它不是一个短期课题,它是现代社会转型、响应时代需求的产物,在改变一部分艺人传统观念的同时,推崇的一种新的艺术生活、低碳手作设计。它既有艺术的实用价值,满足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需要的造物艺术,又孕育着艺术之美,让艺术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线。 如果说传统手工艺体现了人对人性的改造,体现着一种改变生活、实现自我的艺术的实践表达。那么低碳手作艺术不仅保留了传统手工的美和价值,又实现了一种新的艺术生活与品味。低碳概念的介入,也成为推进艺术潮流的新方式。低碳新艺术必将成为一种“精神需求、艺术需求”的新形式,它不会降低人们对传统手工艺术的兴趣,相反会使更多的人加入研究低碳新艺术的运动中来。低碳新艺术的研究与探索,或许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和优势。既维护本土手工艺文化、充分利用地方人文资源、扩大就业渠道、丰富劳动形态和产品形式等价值的同时尽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做到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再利用的艺术发展方式。“手作”艺人的低碳设计或许能解决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传承精湛的手工艺技艺;又进一步的实现创新艺术,低碳艺术,让艺术设计融入生活的重大决策。从传统手工艺到现代“手作”低碳设计的开始,或许这就是我想宣传的一种更科学的艺术发展观。 在国外手作人并不陌生,这种职业不是新流行,而是一种艺术生活的方式。在他们眼中一切想到的想不到的东西都可能会被他们用做手作工艺的存在。他们传承了传统手工艺的高技艺,同时热爱艺术,热爱生活,享受手作。在国内江苏也同样有一小部分群体,他们被“手作”吸引,开始了“手作”设计,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感担当,他们继承了一些传统的手工技艺,正在试图开辟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再创作与新视角。这一拨小群体他们在喧嚣的城市中寻找到了一个安静的生活创作方式,他们用自己的手艺与设计,吸引着喜爱他们手艺的人群走进他们的艺术,聆听他们的思想、情感,共同享受作品的精神和气氛。 这一群体他们涉及了家具饰品、木刻、刺绣、大漆、金属、织物、制酒、制包、制茶、制香、首饰、剪裁、紫砂、扎染、陶作、蜡染、旧物改造等百种工艺与材料的制作与创新,甚至你没有想到的石子、沙子、毛发、皮质、旧物、废物等材料在他们的手中瞬间成为艺术品。 他们尝试再生设计,旧物改造,把一些你或许觉得没有价值的旧衣服进行重新设计。在与顾客进行交流中,为其定制一个“独一无二”的款式,把一些新的时尚元素推荐给顾客,加入配饰的装点,通过精湛的手工技艺缝制。以前卫、张力的视觉效果给衣物一个重新的定位甚至给衣服赋予故事。这样既展现了手作人的高超技艺与设计者的用心,又提倡了环保低碳的前沿观念。不仅如此还有更多类似的案例都体现着手作艺人们的创新创意。 五、总结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国家大力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低碳革命的背景下,对于传统手工艺想要“再生”务必抓住机遇,对传统技艺进行有益的取舍与吸收,为我们的后人留下更多可贵的财富;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想要“蜕变”,必须在前进的道路上发现问题避其劣势强化优势,在思变中突破;对于国家的发展,要走科学地传承和振兴之路,让传统的民族精粹与现代的艺术设计都得到可持续发展,让艺术真正的发挥它在社会进步中的价值。 注释: 1.搜狐百科,传统手工技艺

文章来源:《低碳世界》 网址: http://www.dtsjzzs.cn/qikandaodu/2020/0921/537.html



上一篇:低碳风景园林设计营造的功能特点分析
下一篇: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低碳表演艺术——以电

低碳世界投稿 | 低碳世界编辑部| 低碳世界版面费 | 低碳世界论文发表 | 低碳世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低碳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