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可燃冰 ——未来低碳社会的理想能源

来源:低碳世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7年5月18日,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会在南海神狐海域召开,宣告我国进行的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消息一经发布,可燃冰当即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因何而得名 天然气水合物

2017年5月18日,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会在南海神狐海域召开,宣告我国进行的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消息一经发布,可燃冰当即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因何而得名

天然气水合物或称甲烷水合物,化学式为CH4·nH2O,为无色透明冰状晶体,因其外观像冰一样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

内部啥结构

在微观世界里,可燃冰实则由一个又一个紧挨着的“笼子”组成,我们称之为晶胞。每个“笼子”由多个水分子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构成,而“囚徒”则是1个甲烷分子,因此可燃冰在狭义上也被称为甲烷水合物,而广义上的可燃冰,“囚徒”可能是氮气、氧气、乙烷、丙烷等分子。

究竟咋形成

远古时期,大量动植物被掩埋在地下,经过数亿个春秋,方才重见天日,然而它们早已面目全非,变成了石油、煤、天然气等。与天然气类似,可燃冰的形成条件却十分“亲民”,只需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气源(甲烷);二是温度介于10℃~-10℃之间;三是压力适中。因此,可燃冰在地球上分布甚广,储存量更是十分惊人。据估计,可燃冰的储量约为全球所有化石能源的2倍。

有啥好前景

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避免了最让人们头疼的污染问题。科学家们如获至宝,把可燃冰称作“属于未来的能源”,人类对可燃冰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目前全球生产模式主要依靠的传统化石能源总会耗尽,而可燃冰可能大大延长这个时间,为人类开发新能源提供缓冲。

研究到哪步

早在1934年,人们就发现在油气输送管道和加工设备中有冰状固体堵塞现象,这些固体不是冰,而是比冰熔点高的气体分子化合物。当时研究的目的是如何抑制和防止气体分子化合物堵塞管道和设备。1965年,前苏联科学家预言,天然气水合物可能存在于海洋底部的地表层中,后来他们在西伯利亚冻土带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从此,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对天然气水合物这种潜在的能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多年来,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结构、性能、形成、开采和应用所进行的研究,使人们对它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开发难在哪

可燃冰大有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趋势,为何至今仍未商业化?关键是开采容易收集难。在开采过程中,目前无法避免部分甲烷逃逸,而它们进入海水会发生氧化作用,消耗海水的含氧量,对海洋生态带来危害;又因为甲烷属于温室气体,假设约有1%的甲烷逃逸,理论上将使大气中的甲烷含量增加30倍,其带来的温室效应将是灭顶之灾;此外,大陆架的可燃冰一旦被开采,若其岩层结构发生改变,重则可能导致大陆架坍塌、海啸等自然灾害。

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中国此次试采可燃冰成功,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

尽管大规模利用可燃冰还需等待,但终会有到来的一天。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可燃冰定能点燃人们的生活,照亮人类前进的航程。

2017年5月18日,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会在南海神狐海域召开,宣告我国进行的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消息一经发布,可燃冰当即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因何而得名天然气水合物或称甲烷水合物,化学式为CH4·nH2O,为无色透明冰状晶体,因其外观像冰一样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内部啥结构在微观世界里,可燃冰实则由一个又一个紧挨着的“笼子”组成,我们称之为晶胞。每个“笼子”由多个水分子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构成,而“囚徒”则是1个甲烷分子,因此可燃冰在狭义上也被称为甲烷水合物,而广义上的可燃冰,“囚徒”可能是氮气、氧气、乙烷、丙烷等分子。究竟咋形成远古时期,大量动植物被掩埋在地下,经过数亿个春秋,方才重见天日,然而它们早已面目全非,变成了石油、煤、天然气等。与天然气类似,可燃冰的形成条件却十分“亲民”,只需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气源(甲烷);二是温度介于10℃~-10℃之间;三是压力适中。因此,可燃冰在地球上分布甚广,储存量更是十分惊人。据估计,可燃冰的储量约为全球所有化石能源的2倍。有啥好前景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避免了最让人们头疼的污染问题。科学家们如获至宝,把可燃冰称作“属于未来的能源”,人类对可燃冰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目前全球生产模式主要依靠的传统化石能源总会耗尽,而可燃冰可能大大延长这个时间,为人类开发新能源提供缓冲。研究到哪步早在1934年,人们就发现在油气输送管道和加工设备中有冰状固体堵塞现象,这些固体不是冰,而是比冰熔点高的气体分子化合物。当时研究的目的是如何抑制和防止气体分子化合物堵塞管道和设备。1965年,前苏联科学家预言,天然气水合物可能存在于海洋底部的地表层中,后来他们在西伯利亚冻土带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从此,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对天然气水合物这种潜在的能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多年来,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结构、性能、形成、开采和应用所进行的研究,使人们对它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开发难在哪可燃冰大有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趋势,为何至今仍未商业化?关键是开采容易收集难。在开采过程中,目前无法避免部分甲烷逃逸,而它们进入海水会发生氧化作用,消耗海水的含氧量,对海洋生态带来危害;又因为甲烷属于温室气体,假设约有1%的甲烷逃逸,理论上将使大气中的甲烷含量增加30倍,其带来的温室效应将是灭顶之灾;此外,大陆架的可燃冰一旦被开采,若其岩层结构发生改变,重则可能导致大陆架坍塌、海啸等自然灾害。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中国此次试采可燃冰成功,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尽管大规模利用可燃冰还需等待,但终会有到来的一天。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可燃冰定能点燃人们的生活,照亮人类前进的航程。

文章来源:《低碳世界》 网址: http://www.dtsjzzs.cn/qikandaodu/2020/0916/527.html



上一篇:低碳时代连云港市体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sup>①
下一篇:低碳风景园林设计营造的功能特点分析

低碳世界投稿 | 低碳世界编辑部| 低碳世界版面费 | 低碳世界论文发表 | 低碳世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低碳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