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论艺术世界与大地海德格尔思想研究

来源:低碳世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长期以来,学界对艺术的思考从未停止过,艺术作品也被定义为这样或那样的规定。可艺术作品究竟是什么?在《林中路》中,海德格尔试图用现象学来解构艺术作品。他认为,艺术作

长期以来,学界对艺术的思考从未停止过,艺术作品也被定义为这样或那样的规定。可艺术作品究竟是什么?在《林中路》中,海德格尔试图用现象学来解构艺术作品。他认为,艺术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是构成作品存在的两个基本特征。然而,“世界”与“大地”却是两个被赋予隐喻性的概念,使人很难轻易体会其内涵。想要清楚地体会海德格尔在言说什么,还应从问题的本源谈起。

一、艺术作品及其本源

(一)本源的问题

在追问艺术作品的源头时,海德格尔使用了“本源”一词。“本源”意为“一个事物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1]1。即一个事物出自何处,是什么让该事物成为该事物,又是如何成为该事物的。故而,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就是探索艺术作品的本质之源。

艺术作品的本源是什么?对这个问题进行追问时,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与其必要相关的要素,即艺术家。毋庸置疑,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生产者,没有艺术家,就没有艺术作品。故而,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本源。可艺术家的本源又是什么?是什么使艺术家成为艺术家呢?显然,艺术家被唤为艺术家是因其拥有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身份的最好证明。也就是说,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因此,从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关系来看,“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彼此不可或缺。”[1]1可倘若只是简单地认为二者互为对方的本源,似乎会陷入无止境的循环之中。果真如此吗?还是我们遗漏了什么?仔细研究发现,在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确存在一个与二者相关的“第三方”。这个“第三方”使艺术家能称为艺术家,使艺术作品可称为艺术作品,这个“第三方”便是艺术。

关于“艺术的本质”,西方大致有两种界定方式:一种方式认为,艺术需要人们作为观者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体验,便可知其义;另一种方式则认为,艺术需要通过特性归纳才可知其义。但无论哪种方式,似乎都不能全面阐述艺术的本质。于是,海德格尔提出了“从已有的事物出发”的观点,主张从艺术产生的最现实的地方进行探索。对艺术而言,其已有的事物便是艺术作品。因此,海德格尔从艺术作品出发寻找艺术本源,力图让艺术自身显现出来。可艺术作品是什么?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称为艺术作品?如此追问,海德格尔选择了与艺术作品相似的“物”进行类比。

(二)物与艺术作品

关于“物”的界定,在西方大致有三种看法:第一种,将物定义为视觉可见的,包含形态、色彩、纹样等特征的载体;第二种,将物界定为感官可得的综合体;第三种则将物定义为含有一定形式的质料。但这三种界定似乎都只是简单的性质归纳,并未从根本上去界定“物”的本质。因此,海德格尔提出了“物是一切存在者”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将“物”又细分为三个层次,即纯然之物、器具和艺术品。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艺术作品也是一种物,只要它是某种存在者的话。”[1]6可见,艺术作品作为物的表现形态之一,具有“物的物性”,且在存在者的状态上与普通之物并无差别。

艺术作品作为存在者,虽在存在者的状态上与通常之物并无差别,但在本质上却与纯物、器具又有着明显的不同。从本质来看,纯然之物即自然之物,自身是封闭的,并不诉说什么,它的存在与人并不相关;器具虽与人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同艺术作品一样都属于手工之物,但二者在目的上却不尽相同。器具以使用为目的,是被支配的;艺术作品则是以自身为目的,是自由的。如此,艺术作品与纯物、器具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显然,艺术作品作为物的一种,是一种特殊之物,它以自身为目的、是自由的,甚至可以开启一个独立的世界。

海德格尔

二、艺术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

(一)何谓世界

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从来不是简单地观看作品,而是探索艺术作品之作品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世界”和“大地”是作品存在的两个基本特征。

诚然,海德格尔观点中的“世界”与生活中的日常世界是不同的。这里的“世界”作为确立艺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其更多地表现在一种设置下的情境化空间。而这种空间有赖于人的存在方式,人作为世界中的存在,又被称为“此在”。“此在”与“世界”内的其他存在者是不同的,只因其他存在者总是固定的、遮蔽的,而“此在”却总是处于未定之中,充满着诸多可能性,从而与“世界”共同构成整体现象的生成环节。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世界’在存在论上绝非那种在本质上并不是此在的存在者的规定,而是此在本身的一种性质。”[2]可见,他所表达的“世界”是以“此在”为基本结构的。同时,“世界”是一个不断向“此在”敞开的空间,只要人在世界之中存在,“世界”就会向人们敞开。这里的敞开,不是对现实世界的机械呈现,而是由“此在”建构出的无限种情境化的可能。譬如,当观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是从一个日常世界进入到作品“世界”。而这个作品“世界”往往可以揭示“此在”生存的真相,使观者与作品中的“世界”产生关联并产生无数种可能。而这种无数种可能的产生,便是“世界”的敞开性。

文章来源:《低碳世界》 网址: http://www.dtsjzzs.cn/qikandaodu/2021/0513/1181.html



上一篇:别有洞天
下一篇:浅谈汽车发动机启停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低碳世界投稿 | 低碳世界编辑部| 低碳世界版面费 | 低碳世界论文发表 | 低碳世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低碳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